本报北京8月13日讯记者陈君报道:8月11日,京城第一辆加注了液化石油气的双燃料公共汽车上路。截至今天中午11时,北京市又有2路、10路、17路、39路、63路等39辆“气动”公交车先后上路。尽管液化石油气是天然气的代用品并非绿色燃料,但相对汽油却是进了一步,有利缓解北京的空气污染。
双燃料汽车是指以液化石油气(或天然气)和汽油为燃料并可互相切换的清洁燃料车,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新技术推广中心的李工介绍,液化石油气汽车尾气排放中彻底消除了铅,苯、芳香烃等致癌物相对减少,与汽油车相比,氮氧化物减少40%,噪声降低40%。另外,使用这种双燃料汽车后,燃油价格还可下调10—20%。
据了解,本市首批双燃料公交车改装共完成120辆,全部为通道型公共汽车,都将陆续加气上路。据公交总公司科技处黄工介绍,这种客车增加了两只液化气钢瓶,每只重64.9公斤,90升,钢瓶内气体压力2公斤左右,每次最多可灌140升液化气,可行驶350公里。
乘坐公共“气”车,乘客们最关心的是安全问题。据黄工介绍,公司为此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,为避免油气混合操作,8月10日方庄加油站停止对外加油,每辆来加气的车都要经气缸水压试验,并灌满氮气,未注氮气者一律不予加气,车上备有自闭系统,一旦发生气体泄漏阀门自动关闭。
中午11时,记者登上刚刚加注了液化石油气的17路2668号车驶上路面,坐在车中感觉噪声低、振动小。曾试开过“气”车的司机说,爬大坡时稍感无力,抱劲不足,虽行驶速度略低于汽油车,但足以满足城市道路行驶的要求。